本文作者:游客

在这场「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上,聊聊「创意的可计算性」的产教融合

游客 2025-08-15 2
在这场「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上,聊聊「创意的可计算性」的产教融合摘要: 7 月 26 日,「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同济大学顺利闭幕,特赞科技作为支持单位。研讨会期间吸引 300+ 人线上报名、200 + 人线下参与,来自产学研各界的教育创新带头...

7 月 26 日,「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同济大学顺利闭幕,特赞科技作为支持单位。研讨会期间吸引 300+ 人线上报名、200 + 人线下参与,来自产学研各界的教育创新带头人出席并发表观点,现场发布三大科研成果。此时正值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展馆现场,特赞科技 x 同济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也带来一场围绕「创意的可计算性」的主题展览。通过「一展一会」创新形式,将「产学研」实践成果推向国际舞台,为设计与 AI 交叉领域的产教融合、以用促研提供了标杆范式。

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

多款教学科研成果首度发布

研讨会以「交叉、趋势、实践、建设」为主题关键词。汇聚了学界与业界智慧,共商共议高校 AI 与设计教育结合的痛点难点。活动吸引 300 人线上报名、220 人线下参与,现场首发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三项教学科研成果,来自产学研各界的教育创新带头人出席并发表观点,分享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跨学科教育实践经验,聚焦产教融合的难题和挑战,为参会者带来设计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的观点和洞察。

本次发布核心内容包括:

●《人工智能辅助艺术创作与设计应用》教材系列,该系列也入选 2025 年度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 100 强,同济大学「十四五」规划重点教材

● 设计人工智能科研智能体

● 创客松课程体系及未来实验室原型

● 来自海外的观察

在这场「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上,聊聊「创意的可计算性」的产教融合

同济大学副校长李翔宁在开幕致辞中提到,同济大学提出的"AI for engineering"旨在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于工程学科,重点关注设计与实际工程应用结合,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正当时。

在这场「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上,聊聊「创意的可计算性」的产教融合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胡飞介绍了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包括人才培养体系、行动计划等,强调其为学科创新的重要基础。

在这场「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上,聊聊「创意的可计算性」的产教融合

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范凌在开场中谈到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创立的初衷和研究路线,他提到,通过对创意可计算性的研究,使创意设计能更好被理解,也让设计创意的非理性部分得到提升。

在这场「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上,聊聊「创意的可计算性」的产教融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娄永琪做闭幕讲话,他谈到了设计教育和人的关系,强调教育应最大程度地去释放人的善意和潜能。AI 技术在「把人变强」这点上做的很好,而教育工作者恰恰应当在 AI 赋能下,更好的回归到教育的本质。

在这场「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上,聊聊「创意的可计算性」的产教融合

在这场「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上,聊聊「创意的可计算性」的产教融合

「创意的可计算性」产教之树

描绘产业-学术-生态全景

在 WAIC 2025 上海世博展览馆的核心展区,特赞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合策划的「创意可计算性」主题展成为亮点。展览以三组「数字之树」为视觉核心,通过技术与创意的深度交织,直观呈现了「内容 + AI」如何推动商业革新与社会进化——从学术研究的前沿洞察,到产业落地的具体场景,再到生态协同的未来图景,全维度展示了「产业 - 学术 - 生态」的有机联动。在特别设置的智能体体验区,现场观众纷纷上手操作 atypica.AI,和智能体碰撞人机协作的智慧。全球参会者纷纷驻足探讨,该展区也因独特的展陈和互动形式,成为本届 WAIC 倍受关注的科技展区之一。

在这场「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会」上,聊聊「创意的可计算性」的产教融合

特赞科技由设计人工智能领域代表性学者范凌教授于 2015 年创立,是上海市「北斗七星」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以及「内容+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已为 100 多家世界 500 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平台,服务了 10 万个小微企业和个人,在产业高质量内容数据集、多模态内容智能生成、商业内容智能分析等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具有突破性和领先性。2017 年,特赞科技与同济大学成立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依托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是国内高校首个设计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实验室,实验室致力于「创意可计算性」的研究,培养相关领域交叉学科的人才。

特赞与同济始终保持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此次 WAIC 通过「一展一会」的深度联动,不仅搭建起国际级学术交流平台,更以「创意可计算性」的理论突破与产教实践,建立设计人工智能的产教融合标杆。

技术的价值在于驱动社会进步,而教育则是连接技术与未来的关键纽带。未来,特赞将持续深化与产学研各界伙伴的深度合作,从「国内先行」到「国际视野」,从「产教标杆」到「全球对话」,创建内容+人工智能赋能商业和社会的长期价值。

来源:互联网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56173951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gzngt.com/article-12727-1.html

阅读
分享